以园聚链,以链强产 | 信创商密产业园,打造“中国云谷
信创园区信息
园区名称:浙江省信创和商密产业园
园区位置:西湖区振华路666号名栖首座
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
聚焦产业:信创商密、AI+
2024年,全省唯一授牌的信创商密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在紫金港科技城启动,构建独具特色的信创及商密产业创新生态。
一年来,产业园作为信创产业优先承接地、垂直对接地,在实践中边探索边完善,拨资金、给平台、强链条、解难题、助企业,为创新资源持续汇聚、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产业生态迭代升级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 打造企业孵化“温床”
原始资金需求量大、关键技术点多、项目周期长、投入成本大……这些准入限制和隐性壁垒导致不少创新企业起步难。
针对企业们的“心事”,在产业园成立之初,紫金港科技城“对症下药”研究制定专项政策“紫金十条”,每年落实1亿元专项资金对各发展阶段的企业进行扶持。
“紫金十条”包括多个维度的政策措施,涉及培育奖励、成长奖励、精英奖励、应用奖励、平台奖励、人才补贴、行业奖励、金融支持、开拓奖励以及体系奖励等。
“比如我们为新成立并实际经营的信创企业提供最高400万元的办公用房租赁和装修费用补贴,大大降低了初创企业的运营成本与压力,增强了企业的信心,让企业能更专注于自己的事”,信创和商密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长奖励则针对年度营业收入或工业产值首次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成长型企业,根据其实际增长情况,提供80万元至500万元的奖励。
目前产业园已向玉之泉、芯体素等16个项目补助专项资金7273.53 万元。
在专项政策的基础上,产业园设立信创产业基金,首期规模2亿元,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竞争力的企业。
强大的资金支持网,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血液”,助力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迈开步子。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产业园招引30个项目,全年合计营收超20亿元、税收超1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 不出园区链接上下游
真金白银助力之外,如何用好平台资源,真招实招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资源途径,是园区努力的方向。
产业园因地制宜给出方案:围绕强化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对接,推进“优环境、链资源、接平台”常态化企业服务。
这个方案的顺利推进,得益于创新全要素聚集。紫金港科技城汇聚了云计算领域龙头阿里云,铖昌科技等集成电路领域上市公司,浙大脑机智能研究中心和阿里云通义千问等重点人工智能平台,早已形成完善的关联产业支撑和服务平台体系。
就近依托这些创新资源,不少企业扩大了“朋友圈”。“邻居就是上下游,走几步就能找到想要的技术和客户,开个会就能找到客户,不出园区,我们就能完成各种各样的合作”,一家园区企业的负责人说道。
信创商密产业园先导区
上下游系统集成信创产业链条,实现企业要素优势互补互促,加速了自身成长步伐。在此基础上,产业园以现有创新要素为轴心,向外扩张,顺势“拆围墙、破圈层”,开放更多公共资源、公共场景。园区建成2600平方米的信创商密招商推广中心,打造浙江信创和商密产业技术攻关、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的重要窗口。同时先后开展了杭州市开源软件发展座谈会、“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行动推进大会、“AI人工智能发展机会”主题沙龙等系列活动,为企业间的技术交流、获取行业最新动态提供高质量的场景机会、对接平台。
对照信创和商密企业研发、设计、制造的专业需求,产业园加大与省市经信、密码管理等上级部门的对接,积极引入全国装备制造业数字供应链平台、省信创联合攻关基地成果展示中心、浙江省半导体协会等省级、国家级系统适配、技术攻关、标准验证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支撑水平。
围绕信创产业,一个信创产业发展高地和自主软硬件推广应用先导区已然形成。
► 人才“后花园”
集链成群、串珠成链的产业模式让信创企业紧密抱团,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才加入。改善人才生活质量,也是产业园当前的焦点。
产业园不遗余力地提供了一系列贴心服务,完善人才住房、公共交通、商业配套等基础设施,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发展的融合生态。
在园区周边落实一批人才单身公寓并已开工建设一批人才保障用房,为企业人才提供便捷、温暖的栖息地。
“搬到人才公寓后,周边生活配套一应俱全,妥妥半小时生活圈。”一位在园区上班的员工感慨道。
持续优化园区周边公交网络,更为产业园区加上一块重要的“砝码”,产业园已经开通343路、349路等公交线路,并制定开通了两条地铁接驳线,满足园区职工出行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在生活空间配套、宜居环境优化,甚至城市个性化人才品牌设计方面,再作出针对性规划,才能更有效地提升人才吸引力”,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未来,产业园将继续发挥先导作用,围绕“近期先导区+中期发展区+远期示范区”三步走,把品牌立起来、区域靓起来、产业强起来,打造信创特色数实融合的“中国云谷”示范区,助力紫金港科技城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信创和商密产业版图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